土地财政落幕,产业投资平台挑重担

一、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平台

 

01、工业强基是当务之急,强大的工业才能带来真正的实力

 

工业制造业是经济的基石,近年来技术瓶颈问题凸显,中美竞争和发展周期的推动促使国家全面创新,数字、科技和金融等领域推动着时代的变革,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工业是解决当前发展问题的核心,只有强大的工业才能真正展现硬实力。地产和金融等领域的发展虽然重要,但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这已经成为共识。

 

产业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产业就是空城,没有产业就聚集不了人,发展就无从谈起。

 

02、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产业财政”转型,产业发展才是根本

 

土地财政模式不可持续的,2021年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同比下降了9%,2022年同比下降了34%,2023年上半年持续下滑,各地方债务问题凸显,各地平台纷纷遭遇困境。近年来,“土地财政”正在向“股权财政”转型。

 

股权财政是近年来热议的话题,通过国有资本平台公司的牵头,整合地方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借助资本市场,从一级市场进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退出或长期持有股权分享收益,实现资本增值,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和财政收入缺口问题。然而,优质资源和公司是有限的,这种股权变现是一次性的,卖完就没有了,可持续发展性较差,而且被卖掉的产业往往是最优质的资产和资源。此外,如果被卖掉的产业被整合,实际上并没有给当地留下主导权。历史上许多消费品最终消失了,被卖掉的产业也可以被整合和迁移,这并没有为当地留下多少资源。这就是在股权财政下,“十三五”期间大部分平台都转型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原因。

 

因此,“产业财政”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产业税收和人员税收来支持城市发展的财政模式。在产业财政中,政府通过引导和支持特定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同时,政府还会通过财政支出来推动产业的发展,例如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产业财政的目标是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在新一轮的“产业财政”下,各地纷纷成立各种产业投资和科技投资机构,成立各类产业发展基金,或者将城市投资公司转型为产业投资运营公司,旨在快速发展产业。

 

03、各地纷纷呼唤制造强市、工业强市

 

在股权财政模式不可持续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产业财政。各地发现产业发达的地方,如合肥模式和张江模式,开始受到热议,产业财政或税收财政开始兴起。发展产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很多改革只有在被迫的情况下才会推动。自十四五规划开始,各地纷纷成立各级产业投资机构,纷纷前往合肥、上海、苏州等产业大市,学习经验、借鉴模式,试图通过产业投资解决地方债务和长期发展困境。

 

在笔者看来,产业财政只是回归常识而已,过去20年的城镇化进程让我们变得虚胖了不少,土地财政只是债权发展逻辑下的虚胖现象,现在回归产业财政,只是真正价值的回归,是常识逻辑的回归。

 

二、产业发展难在哪里?

 

01、产业园比企业多,产业政策同质化

 

各城市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同质化非常严重,各地都提出万亿产业链集群,十大产业集群,基本上都集中在,芯片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高端装备。又是运动式发展,不能够久久为公,这样的无效浪费是非常严重的,打着幌子来满足短期利益的事情时常发生。所以现在产业园遍地开花,产业园比企业都多。

 

02、产业链集群发展困难重重

 

产业发展是需要产业链集群发展的,产业链集群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的企业协同合作,但资源的匹配往往存在困难。不同企业在规模、技术、资金等方面存在差异,协同发展需要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此外,产业循环是要有消费链的,需要供应链,物流,商流等配合的。这些问题都不是平台公司可以解决的。

 

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行业的领军者,龙头企业通常具有技术领先、资源丰富、品牌影响力大等优势,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各地也意识到依托龙头企业的力量,可以有效推动产业链的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的繁荣和创新。

 

但各地对龙头企业和产业链的认识还有待提升,有些地方可能只有一个数亿规模的企业,甚至千万规模的企业,都敢提千亿产业链的概念,殊不知这样的规模本身就是产业链中不起眼的浪花,顶多在局部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而这样的成绩还是依托上下游更大的产业分支,在这样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下,存活和发展都实属不易,如果地方再折腾下,很容易散架的。

 

03、只看“吃肉”没看“挨打”

 

抓住产业机会,关键是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系统性机会,结构性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没个超前十年的眼光,五年以上的布局基本不可能。

 

我们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比如宁德时代,创始人在二十年前都是从事这一行业的,而踏上了时代的风口,但是又用多少风口行业后来没起来,多少地方政府布局错了风口。及时布局对了新能源的风口,又有几个宁德时代呢,无锡尚德不是也没落了么。

 

虽然成功的风口行业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成功并不完全是偶然的。成功的风口企业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能力,包括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新能力、灵活的战略调整能力、优秀的团队和资源整合能力等。在一个风口行业中,有很多企业参与竞争,但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真正取得成功。这些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布局,迅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他们还能够进行持续的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布局风口不一定成功,不提前布局一定不成功,九死一生,失败的是大多数,这对各地平台的产业投资需要高超的能力。

 

产业发展是需要产业生态的,无论招商环境还是人才生态环境等,如果一个地方对民营企业不尊重、不重视,那么这个地方长期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是要出问题的。

 

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繁荣。首先,招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对民营企业友好、重视企业发展的地方,能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优惠条件和便利措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落户。这有助于形成一个繁荣的产业集群,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其次,人才生态环境也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人才生态环境可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流动和聚集,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人才的流动和创新能力对于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一个地方对民营企业不尊重、不重视,可能会导致营商环境恶化,企业难以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和政策支持。这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动力和信心,不利于产业链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长期下来,这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错失发展机遇。因为民营企业在产业升级(尤其是竞争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繁荣方面,大型民营企业往往扮演着重要甚至主导的角色。再次一个地方都不爱自己的老百姓,怎么能够吸引外来人呢。自己的契约精神都问有题,怎么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呢?

 

三、地方投资平台专业化发展

 

产业投资是更复杂错综的投资,已经超出了很多平台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传统的能力边界。产业投资需对特定产业的发展有深度理解,从而才能在产业漫长的链条上发现适合自身的投资机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交织,使得投资后的协同、赋能、合作等有着与投前同等、甚至更高的重要性。产业理解、构建产业链条、赋能产业升级,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投资。

 

当下地方主流的产业投资分为:芯片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大消费、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八大大领域,各地再加上自己的特色产业,一般都会提十大产业,交由各级投资平台负责。

 

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投资为例 ,各个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十分活跃。2019年大基金二期募资设立,其LP除财政部、国开行、中国烟草等中央机构,上海、成都、重庆、浙江、安徽等十余个省市级地方政府背景的出资方,这些省市级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也广泛参与了集成电路产业各个环节的直投项目。

 

从投资平台分类来看,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可粗略分为三大类:

 

一是财务投资型:例如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所代表的上海国盛集团、天津津联、重庆渝富等,其主要职责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资金体量较大,相较于直投更倾向于作为LP出资;

 

二是产业投资+招商型:例如合肥产投、广州工控、越秀产业基金等,通过投资支持地方企业、提振区域经济是重要任务,标的方面往往会覆盖多个区域支柱产业,其资金大多来自于前一类型的出资平台,从数量来看这类机构占据了地方国资的主要部分,这类机构其实承担了地方产业发展的功能;

 

三是产业培育型:北京市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基金、张江高科产业基金等,更聚焦于某一特定产业的发展,在本地当前产业链的基础上“强链、补链、延链”,主要目的是构建产业集群级完善特定产业生态,增加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投资是更复杂错综的投资,已经超出了很多平台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传统的能力边界。若有咨询机构参与,可邀请咨询机构专家为公司咨询顾问,提供支持和建议,为公司不同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全程辅导。

咨 询 中 国 · 智 惠 四 海

全国统一业务电话:400-80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