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期间新能源企业发展前瞻研究(上篇-行业趋势洞察)| “十五五”规划系列文章(四)

正略咨询基于过往新能源行业咨询项目经验和产业研究成果,总结并发布“十五五”期间新能源企业发展前瞻研究系列文章。本文为上篇-行业趋势洞察篇,分享关于光伏、风电、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氢能和可控核聚变七大行业的观察理解和“十五五”趋势预判。

 

一、光伏

 

光伏:被周期率硬控的产业,3.0时代进入下半场,希望寄于沙戈荒地区。

 

中国的光伏产业是过去20年受供需关系影响冲击最大、行业波动最为剧烈的行业,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对全产业链利润分配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新技术路线突破和生产工艺优化成熟,光伏组件价格仍将呈降低趋势,但受供给关系变化,中短期价格存在波动回调可能。光伏上网电价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叠加越来越稀缺的优质资源地、越来越严格的用地审批政策和存在稳步抬升预期的限电率和峰谷电价差,常规光伏电站的投资前景和回报率将大不如前。而另一方面,中国分布式光伏在发展政策和商业模式上存在较多复杂的制约因素,难堪大任。

 

海外市场方面,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占比过半),但一方面欧洲主要国家已大幅调低碳中调门,市场增长预期不高,另一方面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制裁或限制常态化趋势愈发明显。因此中长期看,海外市场将很难有效维持高增长,增长引擎将从欧洲移至东南亚。

 

综上,中国光伏(含光热)产业的未来和3.0时代下半场的增长机遇在西部沙戈荒大基地。这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攻坚战,更是彪炳千秋的国家能源大战略,有望一举实现电力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产业有序转移、区域经济再平衡、防沙治沙等诸多宏大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一战略落地需要两个关键支撑要素——超高压建设提速(西电东输)和高耗能产业空间转移(近地消纳)。光伏光热在沙戈荒地区的成功扎根和突围,定会成为国家能源转型的世界级杆标,成功模式和经验复制到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海外创造全新的光伏市场增量空间,或将带动中国光伏产业进入4.0时代。

 

二、风电

 

风电:风机大型化趋势见顶,陆地优质资源愈发稀缺,海风未来可期,但扩容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风机大型化发展已接近制造技术和安全运行的极限,未来16到20兆瓦的大型风机将成为主流。“十五五”时期,我国第一批风机将进入退役期,设备更新换代将成为行业风机增长的第二引擎,风机叶片回收市场将放量增长,大浪淘沙之下,“十五五”期末,有望出现头部企业,探索出高附加值的再应用领域和再加工工艺。

 

中国海上风电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十五五”期间全国海风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超100GW,年均装机量将达到“十四五”的2-3倍。“十五五”期末,近海资源或将开发殆尽,深远海浮式风机渐成主流。当前我国海上风电资源的开发存在投资资本量大、运维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投资开发主体目前仍以大型能源电力央国企为主。未来成功探索出“海风+渔场”、“海风+油气平台”、“海风+光伏”等综合化、协同型的商业开发模式是海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高增长的“源动力”。

 

但总体而言,“十五五”乃至往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风电产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和规模将略低于光伏。

 

三、储能

 

储能:电化学储能仍将是主流,新型储能有望取得突破,强制配储将由“名亡实存”走向“名亡实亡”。

 

我国可发开的抽水蓄能电站资源已寥寥无几,电化学储能将在未来很长时间作为储能市场的主导力量存在。空气压缩、飞轮、熔融盐、重力、超导磁、超级电容等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在“十五五”时期有望多点开花,先导项目多处于技术验证阶段,对配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存在较大依赖,项目商业化运行和规模化投资预计发生在2030年后,而“十五五”对于各地政府和各类投资机构而言,是投资布局新型储能产业的黄金窗口期。

 

“十四五”以来,风光项目强制配储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广受诟病,“十五五”有望彻底解藕,这一来是遵循市场规律应有之道,二来是保护投资者应尽之举。

 

“十五五”期间,工商业储能将成为新建园区和商业地产的标配。在“十五五”期末,随着市场化电价和个人碳账户的全面普及,家庭储能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四、电池

 

电池:新一轮关键技术突破指日可待,推动人类社会跑步进入“再电气化”时代。

 

因为“比能量”最高,金属锂或锂基化合物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研发新型电池的负极材料。这一轮“疯狂”锂价的终结,意味着锂电行业实现了市场供需再平衡,发展渐入成熟期,很难再现同等烈度的价格波动。

 

一旦锂价长期运行在合理的价格区间,钠离子等其他技术路线和产品的研发将不值一谈、无人问津。

 

全行业翘首企盼固态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甚至工业社会的game changer(游戏规则改变者),“十五五”期间,固态电池技术必将逐渐变得成熟可靠,这不仅是电池产业的重大技术升级和格局重塑,也将大大推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再电气化”(油改电)进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不容小觑。

 

五、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销量靠智舱,利润看智驾;纯电是主流,未来在固态。

 

纯电汽车退补后出现的销售结构变化(插混车占比大幅提升)证明客户对智能化的追求胜过电动化,插混车享受补贴受追捧,但技术路线受质疑。

 

短期看,增量市场主要在海外,但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政策落地导致的增长压力,决定了国内市场价格站在无外部政策干预下2-3年内基本无解,2027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将基本确定。

 

中期看,以固态电池和超充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用户的里程焦虑和燃油车铁杆粉的安全担忧,其成熟和商业化将掀起最后一轮燃油车替代潮,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新能源车企的长期竞争力和江湖地位。

 

六、氢能

 

氢能:技术价值分歧巨大,商业化前景不容乐观,但将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备份而存在。

 

氢是人类不可多得的100%清洁环保的能源形态,其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对于工业社会碳中和有重大意义,但氢能的发展路径也受到广泛质疑。一方面氢是二次能源,其分解、制备、提纯、储运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让其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价值大大折扣。另一方面是无法回避、近乎无解的本质安全问题——氢气极易逃逸、爆炸范围极宽,氢能基础设施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正反两派关于氢能技术价值势不两立但又言之凿凿的步道和演说,一边是以一众院士为代表的挺氢派的摇旗呐喊,另一边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反氢派的嗤之以鼻。

 

“十四五”中前期,社会各界普遍对氢能产业的发展持谨慎和观望态度,而今年以来多部委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众多利好氢能发展的产业政策,以中石化、国电投、中能建等央企为代表的大型能源企业纷纷宣布或上马氢能产业重大投资计划,“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完成由导入期向成长期的跨越,一批先导项目将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

 

各方通力合作解决氢能“制储运加用”各环节重大技术难题,打通产业链路,实现市场化运营将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而除交通领域(重卡、轻卡、公交等)外,“十五五”期末氢能若仍难找到其它大规模应用的终端场景,产业投资方向将可能全面转向氨和醇。至2035年,氢能产业补贴强度若出现大幅下降,氢能发展将很难迈入成熟期门槛。

 

正略咨询认为,氢能是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备份的存在。国家对氢能产业的资源投入和政策考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一代电池和核聚变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和商业化的时间点。氢能产业未来增速和规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为时间窗口和能源替代才是氢能最大的威胁。

 

七、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人类文明的game changer,将打破“永远还要50年”的魔咒。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本轮能源革命是用风光等可再生资源发的电革化石能源的命,而下一轮能源革命的主角必将是可控核聚变,一旦个别国家实现重大突破,将引领人类社会进入能源自由时代,开启新发展纪元,而全球地缘政治战略和经济产业格局将发生剧烈变化。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欧洲已基本出局,中美将成为唯二超级玩家,当前中美存在的磁约束和激光惯性约束两条不同技术路线之争,在“十五五”期末可能会有基本定论。这是一场只能胜利的终极能源竞争,因此无论哪方路线胜出,另一方必会果断转向,快马加鞭迎头赶上。

 

美国核聚变技术研发将以社会资本为主导力量,而中国则以研究院所和央企为主导力量。未来相关产业政策将更加开放,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技术领军人才和研发力量倾注其中。可控核聚变领域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成为中美两大资本市场特别是耐心资本的宠儿。

 

正略咨询预测,可控核聚变技术在2035年前可能迎来重大技术突破,真正实现“净能量增益”。到2050年,我们可以翘首企盼人类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可控核聚变电站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咨 询 中 国 · 智 惠 四 海

全国统一业务电话:400-800-0139